足协评议显示亚泰与三镇的较量中存在判罚争议,四起判例中两起被判错误,漏判了一记点球、一张红牌以及一张黄牌

来源:直播吧

在那令人难忘的中超联赛第4轮,长春亚泰与武汉三镇的较量中,剧情的跌宕起伏、风波隐现,成为了中国足协最新发布的裁判评议的焦点。而在此,四个关键判例的逐一解读,将令人重新审视当天的比赛。

首先,我们来谈谈第一例。比赛进行到第34分钟,武汉三镇的9号球员在长春亚泰罚球区内与4号球员有了接触,随即倒地。然而,裁判并未判罚犯规,VAR也选择了静默。评议组中,多数声音认为,这一判罚显然有失公允,因为9号球员在争夺机会,4号球员的推搡行为导致其失去平衡,这不仅意味着对方的进攻机会被剥夺,还是判罚点球和红牌的绝佳情形,VAR的介入也显得迫在眉睫。裁判员的决定,无疑是一次遗憾的失误。

转到第二个例子,在比赛第79分钟,场上又见波澜。武汉三镇的8号球员同样在长春亚泰的罚球区内摔倒,裁判纷纷选择了沉默,VAR依旧未有动作。经过评议后,多数小组成员表示,8号球员的倒地实为两人接触自然结果,15号球员在正常移动过程中并未有违犯规的行为。因此,裁判的无判罚决定可谓公正合理,VAR的缺席也并无不妥。

接下来,我们看到了第87分钟的第三个判例。长春亚泰的9号球员在与对手2号球员的接触中,造成了身体的碰撞,裁判再次没有做出判罚。评议小组一致认为,9号球员在争夺时虽有不当使用手臂的动作,但并未触及明显的红牌标准,理应受到黄牌警告。这里,裁判的判断显然有误,而VAR没有介入也显得合情合理。

最后,在比赛的第90+1分钟,双方再度争抢,长春亚泰的11号与武汉三镇的28号发生了脚部接触。经历评议组的讨论,结合当时的现场情况,11号的踢球动作被视为正常,没有额外的犯规。双方间的碰撞被认定为自然和不可避免的结果,裁判的决定无疑是正确的,VAR的缺席也就能理解了。

这四个判例,尤其是其中的争议判罚,仿佛在我们眼前抒写了一场足球比赛的悲喜剧,期待着未来的比赛中,裁判的哨声能更加公正无畏。

推荐阅读

更新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