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0日讯 最近,《The Athletic》的记者Joe Vardon报道了关于勒布朗·詹姆斯在《人民日报》上发表署名文章《篮球是连接彼此的桥梁》的情况。他指出,詹姆斯并没有向《人民日报》投稿,而是他在接受采访时的言论被整理发表。
资深媒体人付政浩对此进行了评论。他认为这件事显得有些尴尬,因为粉丝们纷纷大肆宣扬,与其他国际体育明星进行比较,结果却发现詹姆斯在回国后通过多家媒体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澄清,与之进行了切割。
许多美国媒体今天也做出了澄清,指出那篇署名为勒布朗·詹姆斯的中文文章实际上并不是詹姆斯主动提供的,而是他在中国期间接受多家媒体采访后的整理内容,并没有限定某个媒体使用。这篇文章的底部已经表明“系该报记者采访整理”,表达的也是詹姆斯在接受采访时的本意。不过,若没有提前获得詹姆斯的授权,就将采访内容包装成他的投稿,以詹姆斯为作者,这在新闻发布的流程上来说确实显得有些不严谨。
詹姆斯并不太可能有主动投稿的意识,媒体也不会主动上赶着去做这件事,或许这只是品牌方或公关公司的创意。如果只看传播策略,这样的署名文章确实是一个好点子,传播效果也相当不错,甚至几度冲上热搜,能够想到这一方案的人显然具有高超的传播技巧。
事先的操作可能并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,毕竟詹姆斯“写”的内容相对中规中矩,并没有太多犀利的表达,加之这篇文章是在中文环境下发布,主要面向国内读者,意在让大家感到高兴,美国人未必会专门来阅读中文的内容。
但因为宣传范围广泛,再加上发布媒体的声望,引发了海外的关注,结果自然引来了一些保守派的批评。詹姆斯向来擅长于与各种立场的人交朋友,所以在国内受到批评时,自然要进行澄清。现在不少国内球迷指责他左右摇摆,这其实有些冤枉了他。从经验来看,这篇署名为詹姆斯的文章大概率并不是他主动投稿的,甚至可能在事先并不了解此事。
詹姆斯作为地道的美国人,他的立场和核心市场一向都很明确。真正左右逢源的可能是其他人。就像某位超级英雄在不同地方所展现的身份一样,她在不同场合展现不同的身份,其实是希望能兼顾更多的利益,普通观众的眼睛是明亮的。
推荐阅读
体育女神大赛淘汰赛第三日:莎娃迎战李月汝 陈若琳对抗Miss
09月25日 18:36
美媒评论火箭队控卫短缺现状:交易引援困难重重
09月25日 16:40
波特:长久压力令神经失衡 左腿功能受限如梦难醒
09月25日 12:28
平森评论ESPN新赛季百大球员榜单对弗拉格的评价太过离谱
09月25日 12:28
太阳队老板谈交易情况 与KD的合作未果 我们签下了五位心仪的球员
09月25日 10:52
赫伯特琼斯续约谈心声 期望留在鹈鹕让家人生活有保障
09月25日 02:20
杨鸣透露和北控的三场后才考虑备战全运会 难度和时间都很紧张
09月25日 00:36
波特表示将每年重新审视继续打球的决策 外界难以理解我的伤病历程
09月24日 22:43
阿特金森:骑士在性格特质上具备夺冠的全部条件
09月24日 18:37
塔图姆称赞马祖拉为世界最佳教练 不仅精通篮球更关心每一个人
09月24日 14:24
更新时间: